地址:山東·濰坊市峱山工業園內
電話:0536-3286088
全國服務熱線:400-616-9185
網 址 :sowtp.cn
2015年當時有兩則新聞較引人關注:一則是上月中旬農業部宣稱我國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我國最大的面源污染產業;另一則也是上月底充斥各大媒體的所謂“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出爐。
這兩則新聞我并未點開看。因為第一則對我來說,只是歷史——至少希望它早點成為歷史。早在上個世紀之末,我曾專注報道過環境污染,尤其是面源污染和水污染,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以中國的“新聞觀”看,我那篇十多年前采訪世界銀行中國生態項目負責人之后寫的萬字長文《滇池,沉重的呼喚》,現在不僅仍然是“新聞”,而且仍然具有“前瞻性”。至于第二則,看完標題我就笑了:拿什么嚴???
這兩則新聞本身不值得一評,但把它兩連在一起,卻涉及到當下國人生存之根本——農業和國學,必須做根本探討。
根在哪里?
再引用一則舊聞:據2015年德國時評報道,德國今年年初最大的游行不是德雷斯頓以反西方伊斯蘭化和反移民為主旨的PEGIDA游行,而是1月17日在柏林舉行的“我們受夠了!”游行。5萬多來自全德各地的人開來了近百臺拖拉機,打扮成動物和植物,發表激昂的演說……他們的訴求是:反對日益工業化農業,支持家庭農業。
真是稀奇的很!當中國舉國上下大干快上地追逐農業的工業化、現代化的時候,作為工業化標桿的德國,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反對農業的工業化?
什么是他們反對的工業化農業呢?
到底什么是“現代農業”,我以往的理解,農業傍上“現代”,就是先進生產力,就是“高大上”;就是農業的規?;?、產業化、科學化、機械化生產;或者說是投入最小化、生產工業化、產品標準化、效益最大化……但是,總覺得我這樣理解不足以表達“現代”的全部內涵,似乎還缺了些什么。于是想起知名學者趙汀陽先生有一次在講座中對“現代”的定義,他說現代就是不斷的革命。仔細琢磨此話之于“現代農業”,真可謂一語中的!因為自農業被“現代”了后,原本能活十年的雞,在“現代化”養殖場就只能活二、三十天;原本被我們的祖先種了幾千年仍然地力常新的土地,一旦開始“現代農業”后,土地立馬結板酸化,二三十年就長不出莊稼;原本生物多樣性的區域,“現代化”后很多作物已經消失,只剩下“一村一品”;原本江河湖泊密布的魚米之鄉,“現代化”后成了荒灘,或不得不打井和使用滴灌;甚至原本在頭頂的藍天白云也被“現代”革掉了命,結果頭頂“神靈”不見了,剩下的只有霧霾……雖然相信很多人對所謂“現代農業”或“農業現代化”并不完全理解,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現代”與“農業”前后次序的顛倒,以及“現代”的尾巴上要不要加“化”的問題。而是自從“現代”和農業和捆綁在一起,農業從此之后總是病魔纏身,噩運不斷。
回顧一下,自從“現代”成了中國農業的絕對綱領后,食品安全就陰魂不散地困擾著中國人,中國人吃什么都成了驚弓之鳥了。發明了化肥的德國人的游行也說明了一切。那么化
連片,千方百計扶持龍頭企業推行“農業現代化”。而中國的2億多小農戶,雖然仍然生產供應著占中國大多數的農產品,卻始終是被排斥在政策扶持之外。在這種“現代”盛宴的狂歡下,資本貪得無厭地四處攻城掠地,國家涉農政策和媒體一邊倒地大干快上。他們無不借農業現代化之名否定、拋棄、打敗小農,延續了幾千年的精耕細作的小農,在“現代”的號角號掩蓋下,純粹成了“龍頭企業”拈板上的肉,恣意宰割。
一切以經濟發展之名,一切唯西方發達國馬首是瞻。一邊是號稱有著幾千年農業文明史的國度,主動放棄了祖祖輩輩所傳承的精品農業,瘋狂而不計后果地倒追農業的粗獷式生產和人定勝天的顛覆式革命;另一邊是把工業做到極致,發明了化肥(哈柏)的老牌工業
文明之根上生長出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然而,短短幾十年的“現代化”之后,還有多少人認為中國是農業文明國家?提到中華文明,還有多少人想到農業?
人類生存之根是什么?食品安全,耕地污染之病根在哪里?
以何為本?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是中國人的口頭禪。所謂的五千年,主要是指中國的文化。文化不是“上帝”先于人類之前就制造和設計好的,是人類自己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總結和提煉的智慧結晶,也就是說“文化”必須有“土壤”才能產生,而這個土壤,對中國來說,就是農耕。
近幾年常常有人質疑中國的“文明史”沒有五千年的言論,但如果換個說法稱中國的“農業文明史”,恐怕就不是5000年的問題。據考證農業文明開始于新石器時代的一萬四千年多前,中國是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地區。農業使人類從流動遷徙轉成定居,而中國至
離。現代植物學認為,豆類作物有固氮菌,會在地里保留天然的氮肥。而中國先民早就懂得這些,通常利用豆類進行倒茬和輪作,以不斷提高土地肥力。中國的農耕文化里,沒有絕對的“敵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荀子)。一種所謂的“害蟲”,恰恰是另一種“害蟲”的天敵,它們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農田里的雜草也不例外,高桿作物中適當的保留雜草,可以涵養水分。正所謂“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正是由于這種和諧的農耕“土壤”,才“生長”出了“天人合一”、“民胞物與”、“輔相參贊”的博大的中國文化。如:在與天的“交往”中,先民們知道敬畏,知道“順天時”,于是有了“離地三尺有神靈”的宗教信仰,有了像《易經》這樣參悟天人協作關系的樸素的哲學思想;與地的“交往”中,先民們知道“量地利”,知道了尊道貴生厚德載物,懂得了“耕而不耢,不如作暴(齊民要術)”的智慧,就有了度量、物理、堪輿;在與天地、日月的日常交往里,先民掌握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整理發明
己制的藥的年代,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沒有贏家。這正應了網上流行的心靈雞湯段子:當你把別人看成天使,那么你就活在天堂里;當你把別人看成魔鬼,你就活在地獄里。在食品安全面前,所有人都把對方看到魔鬼,所以自己只能活在地獄里。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鑄就的誠信為本怎么了?人與人之間為何沒了信任?
現代化的進程掏空了國人的心靈,在精神空虛、價值和信仰迷失面前,中國人沒了自信。于是,總拿“四大發明”聊以自慰。真是子孫不孝啊——祖先發明了火藥和指南針,固步自封無能的子孫卻被洋槍洋炮打得潰不成軍;祖先發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印刷最多的卻是圣經,子孫們卻前仆后繼地進行焚書批孔。棄祖宗創造的近萬年的農業生產智慧不顧,在西方列強打上門來的堅槍利炮面前,只能孱弱地沒了骨氣地辯解說,你們今天打我們的核心技術——“四大發明”是中國的!這是對自己祖宗智慧認識上何等無知的嘲諷?。?/span>
阿Q式的民族主義者也許仍然會說:不然——中國有著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行文至此,使我想起網上一則段子:說一個外國朋友想來大陸學中華文化,有人這樣奉勸外國朋友:想學中國文化不要來大陸。想研究唐宋去日本,那里有唐代的建筑、歌舞、和禮儀;明朝去韓國,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禮樂制度;清朝去香港,民國去臺灣,那里保存著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而在大陸的中華文化,你看到的只是一個“四不象”。
我在想:在若干后年,會不會有人在此段子后加上一句:要研究天人合一的小農生產,就去德國?
中國人身上到底還有沒有屬于自己的文化?
習主席最近強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那么,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是什么?中國到底以何為本?
根本結合,根本出路!
真所謂風水輪流轉,雖然國人還沒有德國人般的大徹大悟,大多數人還沉溺在工業化進程的狂歡之中。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自己的反思,思考“向何處去”的問題。如文學界,近兩年《記住鄉愁》(莊乾坤),《鄉愁里的中國》(葉一劍)等作品一夜之間走紅,更多鄉愁的文字如雨后春筍般地在網絡和微信上傳播。現實生活方面,越來越的大都
上,中國傳統農業并不反對現代科技,從鐵犁牛耕一路下來,每個時代都有非常了不起的技術革新。只是相對于技術,它更在乎人文和整體生態觀。正如“小農情懷”聯合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生態學沈佐銳教授所總結的,他擁護中國傳統農業,是從技術,到經濟,再到文化的升級轉變。另一個聯合發起人,有著近20年有機農業實戰經驗的朱安妮老師更是批評現在很多人做有機農業根本不懂哲學。說穿了,有機農業是厭惡了化學農業的人渴望接近自然的新的出口,可惜推崇者投錯了胎,錯誤地把有機農業當成了接近自然的終極方式。所以,如果把種地視為回歸自然的方式的話,那么選擇“有機慢生活”只是一個半拉子回歸,這樣的回歸是不徹底的。
但不管是一小步還是一大步,都是在進步。不管是文學里的鄉愁思潮,還是城市中的地主情結,預示著中國人已開始精神上的拓荒與突圍。至少這是對工業文明反思,是已經上路的尋找。
然而,人間正道是滄桑。春節期間一篇《一個博士生的返鄉日記》在微信和網絡上瘋狂轉發,從這篇文章獲得的轉發和引發的評論的火爆看,它點中了中國大多數人的痛點——即葉一劍在《鄉愁里的中國》所感嘆的“回不去的故鄉,進不去的城”。自近代中國沒落以來,自卑后的中國人凡事奉行“拿來主義”,一方面對工業文明價值過多追捧,二是對古
華文明幾千來生生不息而沒有中斷消亡,且總是在衰落中中興,就在于中華文化有很大的吸納和包容性,總能把外來的入侵消化成自己的內容,這是它真正博大精深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憂傷,但并不悲觀。
事實上,不管科技如何發達(包括違背植物倫理的轉基因技術),無論機器代替人力的機械化程度有多高,但迄今為止,人類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由天地構成的自然力主導的農業生產方式,也沒有擺脫依靠食物才能生存的事實。雖然人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制造出各種可替代的食物,但迄今為止,最好的食物還是來自天地之間的自然食品。所以,中國傳統農業永不沒落。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從現代化再到后現代化,人類的進化只是在經歷和復制著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罷了。
與工業化、規?;藴驶默F代農業只獲得資本喜愛不同,生長并滋潤著中國傳統文化
之相反,“小農情懷”不是對農業生產系統的重建,它是以傳統文化為導向,通過對固有的小農生產進行幫扶和疏導,讓原來就很好的原生態產品、風光秀麗的大自然,與渴望吃到健康食品和向往自然的人群進行無縫對接。既低成本地保障了食品安全,傳承了小農生產,又圓了都市人的地主夢、鄉村夢。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農業社會,中國文化的根基全在農村。那里有小時候的味道,那里有儒釋道的信仰,那里有節日的濃郁氛圍,那里有雞鳴犬吠,鳥語花香。回到農村,有親情的
裝滿了攝像頭卻沒有信仰支撐的農業設施,甚至從根本上否認傳統小農的價值,只一味地強調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指標的建設,都是一條不歸之路。
只有根本結合,才是根本出路!
不要只沉迷于世界第二大GDP的虛假繁榮,8億農民的富裕才是中國富強的根;也不要空喊中國夢,文化才是民族之靈魂,才是中華民族強勝之本。農業與國學,中國問題之根本.
文章最后,我想起狄更斯《雙城記》里的開篇詞,作為此文的結束: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全都在直奔天堂,我們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簡而言之,那時跟現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囂的權威堅持要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形容它。說它好,是最高級的;說它不好,也是最高級的。
作者:王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來源:農業大實話